第三轮经贸会谈之后,为表明己方态度,中美彼此间采取了什么行动?为什么中方要瞄准英伟达出手?
相较于前两轮经贸会谈,第三轮经贸会谈的成果无疑乏善可陈,只达成了继续维持之前协议三个月的共识,其他领域并未取得可以公布的突破。实事求是地讲,这反映出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分歧仍然严峻。于是在会谈结束后不久,中美均以实际行动亮明己方态度。
美方行动最早。会谈刚一结束,美方派出的牵头人、财长贝森特就表示,如果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那么可能会被加征最高100%的关税。
这番话听起来强硬无比,但实际上恐怕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维护自身能源安全是中方的长远战略,俄罗斯石油又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指望三言两语就让中方放弃进口俄罗斯石油显然是痴人说梦,这件事几乎没有谈拢的可能。美方看似是让中方“二选一”,但却只有一个选项可选,摆明了是奔着加征100%关税这个方向去的。而矛盾之处是,既然只给了中方一个可选项,那美方何必又要展期之前的协议三个月?所以贝森特的威胁其实就只是威胁而已。
中方的行动紧跟在美方之后。据环球时报8月1日报道,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考虑到这一点,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H20芯片今年4月份被美国政府禁止出口,但在经过英伟达CEO黄仁勋的游说后,7月份美方又同意了这款芯片的出口。这三个多月时间内,美国政坛对如何管控人工智能芯片出口进行了高强度的讨论,在其中加装“后门”就是管控手段之一。网信办就此约谈英伟达公司可谓合情合理,毕竟是美方自己把证据暴露出来的。
中方之所以选择英伟达公司出手,除了证据确凿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英伟达公司的在华营收与支出并不平衡。2025财年其中国区营收171.0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3%,但是该公司在华投资并不高,其产业链并不依托于中国大陆,和以苹果公司为首的其他有在华业务的美国企业大不相同。所以针对英伟达出手,中方不必太过于担心影响整体供应链,影响范围处于可控状态。
以上两件事直观体现出中美两国的不同行动理念。美方属于是“有枣没枣打上三杆子”,明知道发出的威胁不现实,也要先把狠话放出去;中方则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再采取行动,能够做到言行一致。但不管怎么说,关税战、贸易战从未带来过财富和繁荣,它只能带来不稳定和冲突,中方亦不希望中美经贸往来一蹶不振,也希望追求“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政府能明白这一点。
总而言之,中美经贸关系经过了几十年的磨合与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打贸易战必然带来两败俱伤的结局。现如今美方在会谈结束之后率先对华施压,仍然用威胁、恐吓等手段寻求单方面的“胜利”,这是在朝着错误的路线一路狂奔。中方对英伟达出手说明了一件事:美方不要过度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瑞丰配资,在线股票配资排名,在线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