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买辆大奔的钱,去买一艘能拉砂石的大货船,这笔投资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野路子?但在南宁,这事儿就真实发生了。
八月的南宁,暑气蒸腾,西江水系上往来的货船依旧繁忙,但有一艘船却显得格外安静。它叫“华泰8099”,静静地停在横州市峦城镇的水域里,像一头搁浅的钢铁巨兽,等待着命运的裁决。它不是无主之物,而是因为船主个人将其抵押给了广西横州桂银村镇银行后,无力偿还,最终流入了司法拍卖市场。这艘船,年纪可不小了,2008年12月在桂平市的罗氏造船厂下水,到今天,快17个年头了。对于一艘常年在江河里奔波的干货船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老将”了。
船的块头不小,总长接近50米,宽超过10米,总吨位596吨,净吨位333吨,肚子里那个大大的货舱,一看就是跑砂石料运输的好手。可就是这么个大家伙,起拍价才38.4万元。你没听错,三十多万,在一线城市可能刚够个首付,在这里,却能撬动一艘货船的所有权。消息一出,圈子里的人都动了心思。毕竟,航运这行,船就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能下金蛋的母鸡。
拍卖那天,也就是8月4日,线上拍卖平台不大不小的热闹了一番。总共吸引了5个人报名,人不算多,但个个估计都是行家。懂行的人都知道,法拍船,水深得很。船的状况到底如何?有没有暗病?后续的维修保养要花多少钱?这些在拍卖公告里可看不出来。不像买车,还能找个师傅看看发动机底盘,这买船,隔着屏幕,全凭经验和胆识。
竞价过程也印证了这一点,并没有想象中那种杀红了眼的激烈场面。大家你来我往,加价幅度都不大,显得异常冷静和克制。一共就举牌了21次,仿佛一场不动声色的心理博弈。每一个数字的跳动背后,都是竞拍人心里飞速的盘算:船龄、吨位、维修成本、以及当前西江水系的运价行情。这艘船的动力是两台总功率280千瓦的柴油机,行内人一眼就能估算出它的油耗和巡航能力,再结合近期的柴油价格,一趟活儿的成本基本就心里有数了。
就在这种平静而紧张的氛围中,一个姓梁的老板,按下了最后一次加价的按钮。价格定格在了45.3万元。一锤定音,尘埃落定。这个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比起拍价高了6.9万,但比官方给出的48万元评估价,还便宜了将近3万块。梁老板心里估计乐开了花,用低于评估价的价格拿下一艘随时能开工的船,怎么看都像是捡了个漏。
可这便宜,真有那么好占吗?知乎上有个跑船多年的匿名网友就曾分享过:“买法拍船,你以为是买资产,其实很可能是在接盘。船一到手,各种隐形成本就来了。光是把船从停泊地开回自己的码头,办各种手续、年审,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更别提那句‘拍卖不包括船载剩余燃料’,船上剩下的油料,你得按市价再掏一笔钱。这艘快17年的老船,发动机工况如何?船体有没有暗伤?这些都是薛定谔的猫,只有等船开起来才知道。”
这话一点不假。今年以来,南宁的法拍市场上已经成交了好几艘船。三月份,一艘2006年建的“远方9918”号,吨位更大,865吨,卖了71.5万;一月份,另一艘2010年建的“远方3368”号,589吨,和“华泰8099”差不多大,成交价是49.264万。这么一对比,“华泰8099”这45.3万的价格,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船的价格,吨位是王道,船龄是关键,两相结合,才决定了它在市场上的最终价值。
对于梁老板来说,他拍下这艘船,肯定不是一时冲动。或许他手里正好有稳定的砂石运输合同,急需扩充运力;又或者他本身就是修船的行家,有能力用最低的成本让这艘老船焕发新生。在航运这个圈子里,信息差就是利润。外行人看热闹,觉得花四十多万买个铁疙瘩不可思议;内行人看门道,他们看到的可能是未来几年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这艘“华泰8099”的命运,就像是当下内河航运市场的一个缩影。宏观经济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基建工程的多少,进而决定了砂石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需求旺盛时,这些铁船就是印钞机;需求萎缩时,它们就是吞噬燃油和维护费的巨兽。所以,梁老板的这次出手,更像是一次对未来市场预期的豪赌。他赌的是,未来几年西江黄金水道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那么,这位梁老板,究竟是抄底成功,捡了个大便宜,还是勇敢地接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这45万投进去,未来是乘风破浪,日进斗金,还是会搁浅在现实的沙洲上,被无情的维修费用拖垮?这笔买卖,您觉得,到底值不值呢?
瑞丰配资,在线股票配资排名,在线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