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聞中心發布時間:2025-03-19 224 次瀏覽
五蓮縣W2023-2號地塊位于五蓮縣洪凝街道富強路以東、北京路以北,地塊北至閑置用地、西至富強路、南至北京路,東至萊蕪路西側閑置用地,地塊占地面積11200平方米。地塊中心坐標:119.208193?E,35.768121?N。
根據地塊內歷史影像及人員訪談、資料收集,2000年以前地塊為農用地,2000年地塊轉為工業用地,土地使用權人五蓮縣科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五蓮縣科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于2012年拆除,同年,該地塊由五蓮縣人民政府收儲。2024年我單位接受委托時,地塊為空地,閑置,未進行開發建設。
地塊已于2012年收儲,2023年出讓給日照蓮豐置業有限公司作為居住用地使用。根據五蓮縣中心城區用地規劃圖,調查地塊規劃為居住用地。根據《土壤污染防治法》第59條: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變更前要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深化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魯環發[2023]20號)要求,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一住兩公”)的地塊,應當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為保證土地利用安全,2024年7月五蓮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委托山東科建檢測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我單位)對本地塊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我單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項目地塊及其周圍環境進行了實地勘查、人員訪談和相關資料的收集、核實與分析工作,進而制定調查土壤、地下水采樣及檢測方案,進行采樣分析。本次調查在地塊內共布設14個土壤采樣點,3個地下水采樣點。在地塊上風向,地下水上游布設1個水土復合對照點。共采集土壤樣品26個,未采集到地下水樣品。
根據對周邊重點關注企業污染識別分析,關注的特征污染物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醛、苯酚、鎳、六價鉻、總鉻、錳、銅、氰化物、氟化物、石油烴(C10-C40)、銅、多環芳烴。
綜合對地塊內及周邊潛在污染源的特征污染物分析,確定本地塊土壤檢測指標包括《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36600-2018)中表1的45項及pH、總鉻、錳、氰化物、氟化物、甲醛、苯酚、石油烴(C10-C40)、多環芳烴(常見16種,除去45項之外的8項,苊烯、苊、芴、菲、蒽、熒蒽、芘、苯并[g,h,i]苝)共計61項。
在此基礎上,按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19)所規定的原則、方法、內容及要求,進行了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編制《五蓮縣W2023-2號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
根據本次調查,五蓮縣W2023-2號地塊全部土壤樣品監測結果均滿足《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第一類用地篩選值或《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25.3-2019)推薦方法計算篩選值。根據現有地塊土壤調查結果,土壤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可以忽略,可滿足第一類用地的開發利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