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纽约时报》引用智库“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数据表明,俄罗斯军队在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伤亡人数突破100万,其中约25万人死亡。乌军伤亡约40万人,死亡人数在6万到10万之间。”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方面的数据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军队确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甚至考虑“引进100万印度劳工”。
据观察者网7月10日报道,俄罗斯乌拉尔工商会主席安德烈·别谢金发布了一则惊人消息,“俄罗斯计划年内引进100万印度劳工,填补因战争溃缩的工厂”。
然而仅24小时后,俄劳动部紧急灭火,称全年外籍劳工配额仅23.5万人,其中印度份额不足7.2万。知情人士指出,2025年,俄罗斯的总外劳配额为23.5万,较2024年骤增8万。
不过,俄罗斯想要引入的,是拥有专业技术的劳工。2024年,俄企仅招募到4.7万合格的外来劳工,不足配额三分之一。
展开剩余64%更何况,自从莫斯科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对外来人员更是提高了警惕。这场博弈背后,一定程度上也是俄罗斯军工部门与安全部门之间的“角力”。
这场引入百万劳工的计划,与官方数据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但值得注意的是,别谢金的“引入百万劳工”,并非空穴来风。
在叶卡捷琳堡将要设立的印度领事馆,以及俄印政府间会谈,都暗示着超常规劳务合作的可能。乌拉尔地区作为俄军的工业心脏,冶金与机械工程岗位空缺率已超4成。在战争还没结束的情况下,俄罗斯确实急需补充劳动力。
俄外长拉夫罗夫此前的警告意味深长,“降低移民水平将使发展目标变得不现实”,暗示俄罗斯劳动部配额或被迫扩容。
俄罗斯的劳动力不足早已超越常态,劳动部预测到2030年将短缺310万工人,而两大黑洞正加速吞噬人力资源。
第一个黑洞是战场消耗,俄罗斯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在乌克兰战场上,预计已经超过了70万人。还有大量的青壮年成为了俄罗斯的义务兵,负责本土防御等职务;
另一个黑洞是俄罗斯新出生人口的减少,以及年轻人对制造业的排斥情绪。一项调查显示,俄罗斯半数以上年轻人倾向于拒绝制造业岗位,视其为“低薪高危陷阱”。
更何况,乌拉尔、叶卡捷琳堡等地的气候并不宜人。资料显示,叶卡捷琳堡1月均温-17℃,最低可达-40℃。这样的严寒连俄罗斯人都不一定能接受,更何况从热带地区来的印度劳工。
可以说,制造业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的顽疾。不过总的来看,俄总统普京不太可能批准从印度引入100万劳工的计划。
引入外来人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俄军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俄罗斯大概率不愿意冒着改变工业基地人口结构、引发社会动乱的风险,来解决军工生产的困境。
发布于:湖北省瑞丰配资,在线股票配资排名,在线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